防御敵害:在育雛的初期,雛鵝無防御和逃避敵害的能力。鼠害是雛鵝危險的敵害。因此養殖鵝基地人員對育雛室的墻角、門窗要仔細檢查,堵塞鼠洞。在夜間養殖鵝基地人員要加強值班,提高警(jing)惕,并采取(qu)有效的防衛措施。養殖雛(chu)鵝對溫度(du)有什么要求:由于雛(chu)鵝體(ti)溫調(diao)節能力差,溫度(du)對雛(chu)鵝的生長發育(yu)和成活率有大的影響。大群飼養可(ke)利用煤爐加熱或暖(nuan)氣(qi)供熱來進(jin)(jin)行,選擇(ze)晴朗天氣(qi)就可(ke)將雛(chu)鵝進(jin)(jin)行放牧飼養。
4、第4周,大型養殖鵝場溫度控制在15度以上就可以啦,主要是防止夜間突然的低溫現象的壓堆,一般不會有什么問題啦,濕度方面,防止飲水處的水的潑灑,以免引起濕度過大,環境過臟。以上就是成都養殖鵝需注意的四要點,正牧(mu)飼(si)料(liao)有限公(gong)司經過近十年從(cong)事(shi)鵝飼(si)料(liao)配方(fang)的探索研究和鵝飼(si)料(liao)生產經營,取得了創新性發展(zhan)和良好的經營業績。
5.飼料單一,鵝吃百樣草:成都養殖鵝是草食水禽,以食草為主,但絕不是鵝吃百樣草。鵝的消化道長,是身體的10倍,但消化粗纖維的能力有限,只能吃嫩草(菜)等,雛鵝飼料中粗纖維含量不能超過6%。雛鵝在育雛期,1-2日齡可喂些小米等,以后必須喂給全價配合飼料。6.不注重光照,連續應激:光照可以提高雛鵝的新陳代謝,有利于采食,增進成都養殖鵝食欲,促進鈣的(de)吸收(shou)。正確方法(fa)是在(zai)育雛的(de)前(qian)兩天實行24小時(shi)光(guang)照,以后每兩天減少1小時(shi),直到自然光(guang)照為止。
一、鵝圈及其輔助材料的準備:大型養殖鵝的鵝圈的基本要求:由于鵝的食量大,消化功能強,而吃的又是含水分比較高的青飼料,所以這兩種最基本的條件不能少。一是建鵝圈時,要充分考慮到能給鵝提供通風干燥、冬暖夏涼的居住環境,才有利于小鵝的健康成長;二是要有足夠的能吸收水分的干草料或者木材加工廠的木屑。二、鵝飼料的準備:養殖鵝基地需要了解(jie)鵝(e)的食(shi)性(xing)喜好:鵝(e),幾乎從一出(chu)殼的頭一天就懂得(de)覓食(shi),隨后會逐漸一天天增大(da)食(shi)量,3~4只一個月齡的鵝(e)一天的食(shi)量,就能抵得(de)上(shang)一頭100斤左右的中豬的食(shi)量。而鵝(e)的食(shi)性(xing)有兩種偏好,一是青(qing)飼料,例如冬菜(cai)(cai)中的白菜(cai)(cai)皮、大(da)白菜(cai)(cai)、生(sheng)菜(cai)(cai),含(han)粗(cu)纖維高的玉米、高粱、稻(dao)谷(gu)的青(qing)苗;二是稻(dao)谷(gu)糠(kang)、苞谷(gu)等(deng)粗(cu)糧(liang)。
5、通氣和陽光:大型養殖鵝的鵝舍要保持適宜的通風,但要防好賊風,人進入舍內不覺得悶氣,更沒刺眼、鼻的臭味為宜,適宜的光照是雛鵝采食、飲水所必需。一周內光照24小時,第二周18小時,第三周16小時,以后可自然光照。 6、飼養密度:雛鵝密度過大,易打堆、壓傷、甚至死亡,也易發生啄羽或其它互相殘食現象。成都養殖鵝的雛鵝(e)舍可(ke)用磚、木板、竹分隔成2×2平(ping)方米的小間,每(mei)間50~60只(zhi),一周后(hou)30~40只(zhi),二周后(hou)20~30只(zhi),以后(hou)至每(mei)平(ping)方米4~5只(zhi)。
鵝的養殖周期,大型養殖鵝一般為三個月左右。鵝生長快,飼養周期短。在肉用畜禽中,從出生到上市屠宰為一個生產周期。鵝的生產周期短,是與鵝早期生長發育快分不開的。日齡的肉用仔鵝,在放牧結束后,羽毛已經基本長齊,此時從經濟角度考慮,雖可屠宰食用或上市出售,但畢竟此時的鵝尚未長足,活重偏小,肥度亦不夠。不少養殖鵝基地為了進一(yi)步提高產肉(rou)量和改善肉(rou)質,可再延長1-2周(zhou)的(de)育(yu)肥期,通過每(mei)天喂給大量的(de)精(jing)料,使仔鵝進一(yi)步育(yu)肥,然后(hou)再出售上市。
聯系人:林生
電話:136-0299-5826
地址:廣東省肇慶(qing)市四會(hui)市四連線新公(gong)路(lu)南側高獅寧(ning)宅崀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