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周,大棚鵝苗養殖場溫度控制在28~22度,每天下降1度,濕度控制在65%~70%,要根據天氣情況注意勤通風,可以選擇在一天中10:00-15:00之間的這個時間段進行多次通風換氣,每次時間不要太長,還要注意通風時避免通風口對流,防止小鵝感冒,在飼喂方面,有條件的話繼續采用切碎的青飼料拌料的方式,比例增加為2:1。飲水方面不間斷供給清潔的常溫水就可以啦。3、第3周,大棚鵝苗養殖場(chang)溫(wen)度控制(zhi)在(zai)(zai)(zai)22~20度,晚上要保持(chi)休息場(chang)所的(de)干(gan)燥,有放牧條件(jian)的(de)養殖戶,白天可以進行放牧啦,在(zai)(zai)(zai)放牧的(de)過程中不(bu)要趕的(de)太急,讓小(xiao)鵝由(you)近及遠慢慢前移,控制(zhi)最前邊的(de)鵝的(de)行進速度,避免其(qi)撒(sa)歡的(de)瘋跑,消耗體力(li),同時可以選擇(ze)在(zai)(zai)(zai)晴天的(de)中午讓鵝下水(shui)洗浴,時間(jian)上由(you)短(duan)及長,這樣利(li)于小(xiao)鵝羽毛(mao)的(de)生長,也有利(li)于小(xiao)鵝的(de)健康。
1、選好苗。鵝苗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育雛的效果,所以在育雛前,要選擇生長發育好的苗鵝進行育肥飼養。雛期的苗鵝體溫調節差,消化功能和抗應激能力等都十分微弱,所以要嚴格按照有關技術切實做好育雛階段的溫度、濕度、密度、分群、開水、開食等關鍵工作,確保雛鵝的成活率。2、合理分群。每畝牧草可養商品鵝100-120只,但切不可一次性大棚鵝苗養殖。否則會造成牧草前期太小鵝不夠吃,后期草老鵝不能吃的矛盾,所以要合理分好群。一般一周齡后每平米養小鵝20只,2周齡后減少至15只,依次遞減,使肇慶鵝苗養殖場的(de)鵝(e)(e)群密度合理,防止(zhi)出現積壓(ya)、堆(dui)疊,影響鵝(e)(e)的(de)正常生長。3、育肥飼料。冬天(tian)的(de)鵝(e)(e)經過40-50天(tian)的(de)飼養,主翼(yi)已長出,體重達2.5公斤,即可用高能量、低蛋白的(de)日糧(liang)進行(xing)強度育肥20-30天(tian),鵝(e)(e)體重可達5公斤。參考飼料配方:玉米35%,粉扎30%,米糠或草粉20%,高粱6.5%,貝殼粉3%,食鹽0.5%,沙(sha)子1%,豆柏(bo)4%。
防寒保曖:雛鵝對溫度的要求十分嚴格, 溫度的過高或過低都會造成雛鵝發病死亡。因此在鵝苗養殖農莊養雛鵝階段, 根據雛鵝生長發育的適宜溫度供溫,鵝舍內墊草要勤換, 經常保持清潔干燥。同時還要保持鵝舍內的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清新。飲水和開食:雛鵝對水分要求很迫切,應先飲水后開食。 雛鵝在出殼水盛入小盆和器具內, 將雛鵝頭壓下調教幾次,就會自由飲水。同時喂青綠飼料。鵝苗養殖農莊人員把(ba)青飼(si)料切(qie)碎成絲狀,撒在(zai)鵝(e)背上引(yin)導(dao)采食。 喂給(gei)精料用水泡過的米飯或開(kai)水浸過的碎米加青料,撒在(zai)洗(xi)凈的物件上讓鵝(e)自由采食,隨吃隨加。
雛鵝指的是從出殼后到3周齡的鵝,飼養雛鵝主要是保溫防濕以及開食,在育雛是要保證溫度。肇慶鵝苗養殖開食時要注意飼料的適口性和可消化性,鵝的腸胃功能較發達,對于青草和粗飼料的消化較強,還大棚鵝苗養殖喜歡游泳,所以(yi)飼養(yang)(yang)一般(ban)是以(yi)放牧為(wei)主(zhu)、粗飼料為(wei)輔的飼養(yang)(yang)模(mo)式。但是在育雛期(qi),盡(jin)量不(bu)進(jin)行放水洗(xi)浴,在一周齡后可放入(ru)淺(qian)水中洗(xi)浴和放牧。
防御敵害:在育雛的初期,雛鵝無防御和逃避敵害的能力。鼠害是雛鵝危險的敵害。因此鵝苗養殖農莊人員對育雛室的墻角、門窗要仔細檢查,堵塞鼠洞。在夜間鵝苗養殖農莊人員要加(jia)(jia)強值班,提(ti)高(gao)警惕,并采取(qu)有效的防衛措施。養(yang)殖雛(chu)鵝對溫度有什么要求:由于(yu)雛(chu)鵝體(ti)溫調節能力差,溫度對雛(chu)鵝的生長發(fa)育(yu)和(he)成活率(lv)有大的影響(xiang)。大群飼養(yang)可利用(yong)煤爐加(jia)(jia)熱或暖氣(qi)供(gong)熱來進行,選擇晴朗天氣(qi)就可將雛(chu)鵝進行放牧飼養(yang)。
聯系人:林生
電話(hua):136-0299-5826
地址:廣東省肇(zhao)慶市四(si)會市四(si)連(lian)線新(xin)公路南側(ce)高獅(shi)寧(ning)宅崀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