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通氣和陽光:大棚甘鬃鵝養殖的鵝舍要保持適宜的通風,但要防好賊風,人進入舍內不覺得悶氣,更沒刺眼、鼻的臭味為宜,適宜的光照是雛鵝采食、飲水所必需。一周內光照24小時,第二周18小時,第三周16小時,以后可自然光照。 6、飼養密度:雛鵝密度過大,易打堆、壓傷、甚至死亡,也易發生啄羽或其它互相殘食現象。東莞甘鬃鵝養殖的雛鵝舍(she)可用磚、木板、竹分隔成2×2平(ping)方米的小間(jian),每間(jian)50~60只,一周后30~40只,二周后20~30只,以后至每平(ping)方米4~5只。
簡易養鵝大棚使用范圍:1、資金比較緊張而且稍有規模的投資者,因為大棚的建造比較便宜。2、飼養場地不固定,有可能一年或兩年更換場地的,比如放養等等!這類鵝苗棚也可以使用大棚,畢竟移動方便。簡易東莞甘鬃鵝養殖大棚養殖弊端:1、東莞甘鬃鵝養殖大棚往往采用塑料紙(zhi)封閉,因(yin)此透氣性(xing)差(cha)(cha),棚內的(de)濕(shi)度往往難以控(kong)制,濕(shi)度大是(shi)(shi)(shi)養(yang)鵝苗的(de)大忌。2、不少養(yang)殖戶往往是(shi)(shi)(shi)因(yin)為圖便宜和省事而(er)使用大棚養(yang)鵝苗的(de),所以大都(dou)地面(mian)都(dou)是(shi)(shi)(shi)泥地,問題就在這里,泥地再(zai)加上(shang)大棚的(de)透氣性(xing)差(cha)(cha)共同導致大棚內地面(mian)往往比(bi)較(jiao)潮濕(shi),甚至雨天(tian)會比(bi)較(jiao)爛,這些是(shi)(shi)(shi)養(yang)鵝苗的(de)大隱患。3、大棚的(de)保溫性(xing)能差(cha)(cha),而(er)且牢固性(xing)不夠。
1.沒做好準備就養鵝:養鵝需要有育雛舍、成鵝舍,育雛前要對育雛舍進行徹底清掃、消毒,墻壁、天棚涂刷消毒,育雛舍完全封閉,消毒,次日打開門窗通風排氣。墊料要經消毒曬干,不得發霉。要準備好飼料、藥品、用具等。在進雛前的1-2天,應進行育雛舍加溫預熱,迎接進雛。2.甘鬃鵝養殖公司忽視防疫,亂用藥物:因雛鵝抗病能力差,極易感染發病,主要靠接種免疫,喂食物抗產品,提高免疫力。一旦雛鵝發病,有些養殖戶憑個人經驗,特別是養過雞的養鵝戶,把治雞的方法用在鵝上,或者不按療程治療,使病情得不到控制,產生耐藥性或藥物中毒。雛鵝發病后要及時確診,對癥治療,不能隨意用藥和盲目加大劑量。甘鬃鵝養殖公司要按療程(cheng)給藥,選藥配伍要合理(li),劑量(liang)掌握要準,用(yong)藥時間不能過長,一般(ban)連續用(yong)藥時間不得超過1周,以防產生抗(kang)藥性(xing)和不良反應。
鵝的養殖周期,大棚甘鬃鵝養殖一般為三個月左右。鵝生長快,飼養周期短。在肉用畜禽中,從出生到上市屠宰為一個生產周期。鵝的生產周期短,是與鵝早期生長發育快分不開的。日齡的肉用仔鵝,在放牧結束后,羽毛已經基本長齊,此時從經濟角度考慮,雖可屠宰食用或上市出售,但畢竟此時的鵝尚未長足,活重偏小,肥度亦不夠。不少甘鬃鵝養殖公司為了(le)進一步提(ti)高產肉量和改善肉質(zhi),可(ke)再(zai)延長1-2周的(de)(de)育肥期(qi),通過(guo)每天喂給大量的(de)(de)精料,使仔鵝進一步育肥,然(ran)后(hou)再(zai)出售(shou)上市。
秋季這段時間到了莊稼收獲的時候,大家知道秋莊稼收獲后的這段時間不用馬上種冬小麥或者是其他的下茬農作物,莊稼收割后散落在地里的糧食正好可以用來放牧鵝,地里還有很多的草籽,以及雜草,都是大棚甘鬃鵝養殖豐盛的飼料,可以滿足東莞甘鬃鵝養殖的(de)營養(yang)需(xu)求。在(zai)南方一些(xie)地方的(de)農戶(hu)一直保留著稻茬放鵝的(de)習慣(guan)。
聯系人:林生
電話:136-0299-5826
地址(zhi):廣東省肇慶市四(si)會市四(si)連線新公路(lu)南側(ce)高獅寧宅(zhai)崀仔(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