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飼料單一,鵝吃百樣草:廈門甘鬃鵝養殖是草食水禽,以食草為主,但絕不是鵝吃百樣草。鵝的消化道長,是身體的10倍,但消化粗纖維的能力有限,只能吃嫩草(菜)等,雛鵝飼料中粗纖維含量不能超過6%。雛鵝在育雛期,1-2日齡可喂些小米等,以后必須喂給全價配合飼料。6.不注重光照,連續應激:光照可以提高雛鵝的新陳代謝,有利于采食,增進廈門甘鬃鵝養殖食欲,促進鈣(gai)的吸收。正確方法是在育雛的前兩天實行24小時光照(zhao),以后每兩天減(jian)少1小時,直到自然光照(zhao)為止。
5、通氣和陽光:大型甘鬃鵝養殖的鵝舍要保持適宜的通風,但要防好賊風,人進入舍內不覺得悶氣,更沒刺眼、鼻的臭味為宜,適宜的光照是雛鵝采食、飲水所必需。一周內光照24小時,第二周18小時,第三周16小時,以后可自然光照。 6、飼養密度:雛鵝密度過大,易打堆、壓傷、甚至死亡,也易發生啄羽或其它互相殘食現象。廈門甘鬃鵝養殖的雛鵝(e)舍可用(yong)磚、木板(ban)、竹分隔成2×2平(ping)方米的小間,每(mei)間50~60只(zhi),一周后(hou)30~40只(zhi),二(er)周后(hou)20~30只(zhi),以后(hou)至每(mei)平(ping)方米4~5只(zhi)。
一、鵝圈及其輔助材料的準備:大型甘鬃鵝養殖的鵝圈的基本要求:由于鵝的食量大,消化功能強,而吃的又是含水分比較高的青飼料,所以這兩種最基本的條件不能少。一是建鵝圈時,要充分考慮到能給鵝提供通風干燥、冬暖夏涼的居住環境,才有利于小鵝的健康成長;二是要有足夠的能吸收水分的干草料或者木材加工廠的木屑。二、鵝飼料的準備:甘鬃鵝養殖農莊需(xu)要了解(jie)鵝的(de)食(shi)(shi)性喜(xi)好:鵝,幾乎(hu)從(cong)一(yi)(yi)出殼的(de)頭(tou)一(yi)(yi)天(tian)就懂得覓食(shi)(shi),隨后會逐漸(jian)一(yi)(yi)天(tian)天(tian)增(zeng)大食(shi)(shi)量,3~4只一(yi)(yi)個月齡的(de)鵝一(yi)(yi)天(tian)的(de)食(shi)(shi)量,就能抵(di)得上(shang)一(yi)(yi)頭(tou)100斤(jin)左右(you)的(de)中豬的(de)食(shi)(shi)量。而鵝的(de)食(shi)(shi)性有兩種偏(pian)好,一(yi)(yi)是(shi)青飼料,例如冬菜中的(de)白菜皮、大白菜、生(sheng)菜,含粗(cu)纖(xian)維高的(de)玉米(mi)、高粱、稻谷(gu)的(de)青苗(miao);二是(shi)稻谷(gu)糠、苞谷(gu)等(deng)粗(cu)糧(liang)。
1、第1周,大型甘鬃鵝養殖場溫度控制在33度~28度,每天下降1度,濕度控制在65%~70%,通風看天氣情況與育雛室內的空氣情況適當選擇通風時間,一般情況下前3天不需要通風,第4天開始可以在中午通上一會,通風時建議開啟加溫設備,防止因通風導致溫度的迅速下降。飼喂的方法,甘鬃鵝養殖農莊建議(yi)采(cai)取切碎(sui)的(de)(de)青菜葉拌全(quan)價(jia)(jia)飼料的(de)(de)方(fang)式(shi),青菜葉和(he)全(quan)價(jia)(jia)顆粒飼料的(de)(de)比例為1:1,少添勤加,一(yi)(yi)天(tian)喂6~8次(ci)。飲水(shui)方(fang)面,在小(xiao)(xiao)鵝出殼24~36小(xiao)(xiao)時間必須飲水(shui),否則易造成小(xiao)(xiao)鵝的(de)(de)脫(tuo)水(shui),一(yi)(yi)旦(dan)小(xiao)(xiao)鵝脫(tuo)水(shui),就(jiu)很難養(yang)了。飲水(shui)時水(shui)溫建議(yi)與育雛室(shi)室(shi)溫相同,頭一(yi)(yi)次(ci)飲水(shui)中加入一(yi)(yi)些抗應激及增(zeng)加抵抗力,還有(you)防拉(la)稀的(de)(de)藥物(wu)。
生產場地的規劃集約化飼養可采用放牧結合補飼、圈養或舍飼的飼養方式。生產場地可根據企業自身條件和實際情況進行規劃,建造實用和功能齊全的種大型甘鬃鵝養殖場,包括育雛舍、育成舍、種鵝舍、水上運動場、糞池、尸池,以及其他需要的配套設施(如實驗室、隔離舍等),同時配備各種生產用具。規劃時,首先應注意有利于防疫的布局,各生產功能區和全場圍護結構及防疫設施應齊全,最好選擇有自然隔離防疫條件的場址,建造圍墻或種植防護林帶,配備出入口消毒設施(消毒池、消毒室等)。建造廈門甘鬃鵝養殖舍(she)時應注(zhu)意夏(xia)季的防暑降溫和冬春季節(jie)的防寒保暖。鵝舍(she)一般(ban)應依水而建,座向(xiang)需朝南或東(dong)南向(xiang);墻體可(ke)只建墻基,高度(du)60cm左(zuo)右,再圍(wei)上(shang)活動防寒布,即可(ke)達到上(shang)述目的。
聯系人:林生
電話:136-0299-5826
地址:廣東省肇慶市四會市四連線(xian)新公路南側高獅寧(ning)宅崀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