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的養殖周期,大型養殖鵝一般為三個月左右。鵝生長快,飼養周期短。在肉用畜禽中,從出生到上市屠宰為一個生產周期。鵝的生產周期短,是與鵝早期生長發育快分不開的。日齡的肉用仔鵝,在放牧結束后,羽毛已經基本長齊,此時從經濟角度考慮,雖可屠宰食用或上市出售,但畢竟此時的鵝尚未長足,活重偏小,肥度亦不夠。不少養殖鵝基地為了進一步(bu)(bu)提高(gao)產肉量和改善肉質,可再(zai)延(yan)長1-2周的育(yu)(yu)肥期,通過每(mei)天喂給大(da)量的精(jing)料(liao),使仔鵝進一步(bu)(bu)育(yu)(yu)肥,然(ran)后再(zai)出(chu)售(shou)上市。
青綠飼料采回后,要用清水洗凈泥沙,切短飼喂。如果鵝長期吃含泥沙的青綠飼料,可引發胃腸炎。不要去剛噴過農藥的菜地、草地采食青菜或牧草,以防農藥中毒。種鵝在產蛋期可用70%的量另加30%的料,配方是:15%的葵花餅、4%骨粉、10%玉米、1%的貝殼粉,還要供給清潔的飲水。實踐證明,實行粗飼料發酵法養鵝,養120天鵝體重可達4公斤以上。將向日葵去籽曬干,然后粉碎。將向日葵粉用100℃的水浸泡后,再與其他飼料原料配合即可。大型養殖鵝除了要掌握一定的養殖技術和養殖方法以外,江門養殖鵝重要(yao)的還是在喂(wei)食(shi)上(shang)面,以上(shang)就是養殖鵝的時候可以給(gei)鵝喂(wei)食(shi)的,在喂(wei)食(shi)是很重要(yao)的一(yi)(yi)個階段,病從口入,要(yao)記住,要(yao)給(gei)鵝一(yi)(yi)個干凈,良好的衛生(sheng)飲食(shi)和環境(jing),這樣才不(bu)會使得鵝生(sheng)病降低效益。
5、通氣和陽光:大型養殖鵝的鵝舍要保持適宜的通風,但要防好賊風,人進入舍內不覺得悶氣,更沒刺眼、鼻的臭味為宜,適宜的光照是雛鵝采食、飲水所必需。一周內光照24小時,第二周18小時,第三周16小時,以后可自然光照。 6、飼養密度:雛鵝密度過大,易打堆、壓傷、甚至死亡,也易發生啄羽或其它互相殘食現象。江門養殖鵝的雛鵝舍可用(yong)磚、木板、竹分隔成2×2平方米(mi)的小(xiao)間,每間50~60只(zhi),一(yi)周后30~40只(zhi),二周后20~30只(zhi),以后至(zhi)每平方米(mi)4~5只(zhi)。
飼養管理:雛鵝一般在破殼的二十四個小時之后基本上都會進行初次飲水,飲水結束之后就可以開始食用飼料了,飲水的方式如果鵝苗比較少就可以人工進行教授進行飲水,但如果鵝苗數量較多則需要將水撒在鵝的身上讓它們互相飲用羽毛上的水珠。開食之后要注意飼養方法,養殖鵝基地需要按照不同生長日期來進行飼料搭配和喂養次數,首先是從少量慢慢的加大量,然后一開始是一天喂個五六次,慢慢的變為三四次,最后走向正常,同時喂養的飼料從熟食也慢慢走向生食,大型養殖鵝的時候是一個循序漸(jian)進的過(guo)程,切不可急(ji)。
3.預防治療鵝痛風:預防在鵝飼料中添加綠風寧,預防鵝痛風,提高江門養殖鵝免疫力,抗病能力好,減少其他疾病發生,真正的無抗產品,從根本治療。得了鵝痛風,不要慌,不用含抗生素的藥物,立即挑出病鵝。4.不注意育雛舍溫濕度:養殖鵝基地的(de)溫度(du)高低對雛(chu)(chu)鵝的(de)生(sheng)(sheng)長發(fa)育(yu)至關重要。當育(yu)雛(chu)(chu)舍(she)溫度(du)低時,雛(chu)(chu)鵝扎堆,生(sheng)(sheng)長緩慢,極易(yi)壓死或誘發(fa)疾病。如果(guo)溫度(du)高,影響雛(chu)(chu)鵝采食和生(sheng)(sheng)長,嚴重的(de)會(hui)引起中暑而死亡。潮(chao)濕(shi)對雛(chu)(chu)鵝的(de)危(wei)害也(ye)很大,濕(shi)度(du)過(guo)大,雛(chu)(chu)鵝容易(yi)受(shou)涼,導致感冒(mao)、下(xia)痢等。
聯系人:林生
電(dian)話:136-0299-5826
地(di)址:廣東省肇慶市四(si)會市四(si)連線新公路南側高獅(shi)寧宅崀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