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養鵝場地和飼養器具進行徹底消毒。先用生石灰水刷洗墻壁、天花板和地面,后用福爾馬林和高錳酸鉀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間用福爾馬林15毫升和高錳酸鉀7.5克),24小時后打開門窗徹底通風,備用。
2、準備好育雛室及用具:育雛室的建設可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充分利用空閑的房舍、塑料大棚等進行改造利用。育雛可采用高床網養、厚墊料平養或網養與平養相結合三種方法。育雛用網可選用塑料網、鐵絲網,也可用竹片、木片自制。供溫設施使用紅外燈、保溫傘或電阻絲等。進雛前應準備好小型自動飲水器(25羽/只)、料盤、料槽、飲水槽等。檢查好育雛室是否完好無損,電路是否暢通,并提前24小時加熱試溫。
3、飼(si)料及牧草準(zhun)備:規模養鵝,必須采用全價(jia)配合飼(si)料,同時(shi)必須種植(zhi)牧草,以降低成本(ben),提高(gao)經濟效(xiao)益。秋季種植(zhi)黑(hei)麥草等牧草,一(yi)般每畝牧草可飼(si)養80-100只(zhi)肉鵝。
4、控制好溫度初出殼的雛鵝絨毛稀少,自身調節體溫能力差,難以適應外界溫度的變化,因此,必須控制好溫度。冬春育雛溫度一般控制在28℃~30℃,1周后每天下降1℃。溫度下降至16℃~18℃時,就可常溫飼養。2、調節好濕度育雛室潮濕會影響雛鵝生長,且易引發病害;育雛室過于干燥又會使雛鵝體內水分通過呼吸向外過量散發,致使雛鵝體內殘余蛋黃吸收不良。育雛室濕度一般調節在55%~60%,2周齡后調至50%~55%,同時視溫度高低調節濕度。
5、通氣(qi)和陽光(guang):鵝(e)舍(she)要保持適宜(yi)的通風,但要防好賊風,人進(jin)入舍(she)內(nei)不覺得(de)悶(men)氣(qi),更沒(mei)刺眼、鼻的臭味為宜(yi),適宜(yi)的光(guang)照是雛鵝(e)采(cai)食、飲水(shui)所(suo)必需(xu)。一周內(nei)光(guang)照24小(xiao)(xiao)時(shi),第二周18小(xiao)(xiao)時(shi),第三周16小(xiao)(xiao)時(shi),以后可(ke)自然光(guang)照。
6、飼養密(mi)度:雛鵝密(mi)度過大,易打堆、壓傷、甚至死亡,也易發生啄羽或其它(ta)互相殘食現(xian)象(xiang)。雛鵝舍可用磚、木板、竹分隔(ge)成2×2平方米的(de)小間,每間50~60只(zhi),一(yi)周(zhou)后30~40只(zhi),二周(zhou)后20~30只(zhi),以后至每平方米4~5只(zhi)。
聯系人:林生
電話(hua):136-0299-5826
地址(zhi):廣東省肇慶(qing)市四會市四連線新(xin)公路南側(ce)高獅寧宅(zhai)崀仔